多款环球麵食推介
麵,离不开麵粉与水,製作看似简单,外表看似平凡,但在不同的文明却产生出各种麵类、煮法及味道,背后蕴藏各具特色的麵食历史文化。今趟,我们为大家揭开各国麵条的面纱,并推介多款不可错过的美味麵食。
南、北方麵大不同 两款中式麵食推介
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,生日时有吃「长寿麵」的传统,细细长长的麵线祝福寿星长命百岁。中国的麵条做法主要以地域划分,北方的「麵」一般以小麦磨成的粉,并加入硷水製作;南方的麵,主要把麵团压簿,切成幼条,着重柔中带刚,爽而不脆。至于我们经常吃的生麵,据了解,是来自广东,以鸡蛋或鸭蛋製作,麵条较幼,而且爽口弹牙。
提起中式麵,特别推介的有翡翠拉麵小笼包的招牌担担拉麵、水煮牛肉拉麵与葱油乾捞拉麵。其中葱油乾捞拉麵以大火将寸葱煸至黄金,葱香四溢,配以粗细一致的手工麵条,酱香味浓。
另外,麦奀云吞麵世家的云吞麵也是不错之选。以大地鱼和虾籽熬煮的上汤底,放上4颗鲜虾的带尾云吞,加上秘製全蛋麵,汤鲜甜、虾爽嫩、麵柔韧,一口一粒云吞,份量刚好。
受东洋文化影响 一试难忘的台式麵食
一想到台湾牛肉麵配珍珠奶茶,就让人食指大动,甚至好想到台湾旅游去!为「满足」外游情绪,在港一嚐台湾麵会是个好方法。台湾的麵食深受东瀛文化影响,加上夜市文化,演变出地道的口味。
台湾超人气餐厅度小月有逾120年历史,始于1895年由做渔民的洪氏创办,最初不设店铺,只以「担仔」挑住麵沿街叫卖,精緻小碗、特製的肉燥、虾汤底属品牌的3大特色。餐厅的招牌担仔麵绝对不容错过,其味道浓郁强烈,配合祖传肉燥与虾汤等调味,让人一试倾心。
另一款必食台式麵,想必是翰林茶馆的炭烧铁观音茶麵。它以台湾高山铁观音在高温碳烤18小时,让茶与麵条风味交融,口感Q弹有嚼劲。再以台式油葱大骨汤头引出鲜甜,搭配特色的拌麵酱料酱,浓郁喷香、茶味绵长,彷佛每口都在触动着心灵与味蕾。
东南亚汤底、粉麵款式多样 特色河粉、檬粉推介
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的原因,使得星、马、泰、越等东南亚地区的粉麵既保留当地的特色,同时也深受中、西方文化的影响。其茂密的雨林,更孕育出各种各样的香料,使得丰富的汤料和配菜成为东南亚麵食的一大特点。
芽庄的手切上等牛柳河粉採用鼎级牛骨、牛肉、越南香料、香叶等熬上最少10小时,汤底清亮鲜甜,河粉细宽薄滑爽。另外,餐厅的河内蕃茄蟹檬,是越南非常特色的地区汤麵之一。浓浓的番茄汤渗着鲜甜蟹肉及手打虾肉丸,拌以爽脆生菜,好味又健康。
日本国民美食 米芝莲一星的拉麵
日本人以爱吃「拉麵」着称,拉麵更堪称经典国民美食,在日本饮食文化当中佔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拉麵在日本又名「中华麵」,据说是源自中国的麵点,后来传入日本后迅速普及、發展。
对于拉麵迷来说,当然要向东京首间获米芝莲一星的拉麵店Tsuta 茑朝圣。餐厅的招牌酱油拉麵选用来自和歌山县经两年發酵的特製酱油,汤底由蚬汤、鱼介汤、鸡汤三合一溷成,并加入特製松露油及黑松露酱淆製成,汤底淡雅、鲜味十足。另一款必食之选,是黑酱味玉拉麵。它以大量猪筒骨慢火熬製,啖啖猪骨精华汤底,口感浓郁之馀,加上独创的黑酱,溷合阵阵蒜香、黑椒香、猪骨、黑椒肉碎,令人回味无穷。
意式风情 黑松露意粉
意大利粉相传是8世纪时阿拉伯传入西西里的产物,其配搭变化多端,由传统的蕃茄酱烹调到现今新派 fusion菜都有。虽然我们通常称意大利粉为 Spaghetti (直麵),但其实它只是意大利粉的其中一个分类, Pasta才是意大利麵的总称。
想吃得有情调、甚至体验崭新的用餐享受的话,不妨前往最新意大利海景餐厅Palco Ristorante。餐厅的招牌巴马臣芝士配黑松露意粉。深得城中名人热捧的本地知名大厨Chef Ken即席于我们面前示范整个烹煮过程,把预先炒熟的意粉倾倒于原个巴马臣芝士之上翻炒,让每条意粉都均匀地沾上慢慢溶化的芝士上,「芝」味无穷。
麵,在不同文化裡以各种形态呈现,无论演绎出来的是简约传统味道,抑或是新派的汤底或调味酱料,海港城均汇聚了多国麵食,为大家提供多元化的选择。